TCP/IP协议族
TCP/IP是互联网相关的各类协议族的总称
TCP/IP的分层管理
1. 4层:应用层、传输层、网络层、数据链路层;
2. 各层作用:
(1) 应用层: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;
TCP/IP协议族中预存的应用服务:FTP(文件传输协议)、DNS(域名系统)、HTTP
(2) 传输层:对应用层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;
协议:TCP(传输控制协议) 和 UDP(用户数据报协议)
(3) 网络层: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。数据包是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。该层规定了通过怎样的路径到达对方计算机,并把数据包传送给对方。
(4) 链路层(网络接口层):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。硬件范畴均在链路层的作用范围内。
TCP/IP通信传输流
1. 利用TCP/IP协议族进行网络通信时,会通过分层顺序进行通信。发送端从应用层往下,接收端则往应用层上走。
2. 发送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,每经过一层必被打上一个该层所属的首部信息,反之,接收端在层与层传输数据时,每经过一层就把对应的首部去掉。
3. 封装:把数据信息包装起来的做法。
与HTTP关系密切的协议:IP、TCP、DNS
1. 负责传输的IP协议(网际协议)[位于网络层]
(1) 作用:把各种数据包传送给对方。
(2) 两个条件确保发送:IP地址和MAC地址。
IP地址指明了节点被分配到的地址,MAC地址是指网卡所属的固定地址。IP地址可和MAC地址进行配对,其中IP地址可变换,但MAC地址基本不会更改。
2. 确保可靠的TCP协议[位于传输层]
(1) 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
(2) 字节流服务:为了方便传输,将大块数据分割成以报文段位单位的数据包进行管理,还能够确认数据是否送达到对方。
(3) 确保数据到达目标采用三次握手策略,握手过程中使用TCP标志---SYN和ACK.
第一次握手:发送端发送一个带SYN标志的数据包给接收端;
第二次握手:接收端收到发送端发过来的数据包后,回传一个带有SYN/ACK标志的数据包传达确认信息;
第三次握手: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回传的数据后,在回传一个带ACK标志的数据包。此时,完成连接过程。
3. DNS服务[位于应用层]
提供通过域名查找IP地址或逆向从IP地址反查域名的服务
4. URI和URL
(1) 统一资源标识符(URI[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]):由某个协议方案表示的资源的定位标识符。URL表示资源的地点,因此URL是URI的子集
协议方案:指访问资源使用的协议类型的名称。如使用HTTP协议,协议方案就是http。